
張建平書法 《赤壁懷古》
張建平老師的《赤壁懷古》,若是行楷,便兼具行書的流暢與楷書的規(guī)整。筆畫之間牽連呼應(yīng),如“大江東去”的“東”字,撇捺舒展流暢,轉(zhuǎn)折處又干脆利落,既有動感又不失穩(wěn)重。要是草書,那便是筆走龍蛇、自由奔放,線條連綿不斷,似長江奔騰,“亂石穿空”四字,一筆呵成,盡顯豪邁之氣 ,將草書的靈動與瀟灑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用墨上,濃淡干濕變化豐富。像“浪淘盡”的“浪”字,起筆濃墨重彩,彰顯力量感,收尾處墨色漸淡,仿佛浪花消逝的余韻,富有層次感。線條粗細(xì)也搭配巧妙,粗壯線條如“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”的“千”字主筆,厚重有力,細(xì)線條如“小喬初嫁了”的“小”字筆畫,輕盈靈動,二者結(jié)合,讓整幅作品充滿節(jié)奏感。
行列安排疏密得當(dāng),字與字、行與行之間顧盼呼應(yīng)。每行字?jǐn)?shù)或長或短,錯落有致,比如“人道是,三國周郎赤壁”,長短不一的排列,恰似江岸的起伏,打破了呆板。留白之處也恰到好處,給人以想象空間,不會有局促之感,讓人欣賞時更能沉浸在作品營造的意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