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傅抱石關山月合作《江山如此多嬌》
1959年,兩位大師突破傳統(tǒng)桎梏,以 “咫尺藏寰宇,一瞬納春秋” 的奇思妙筆,將 江南的蔥郁春色 與 北國的皚皚雪嶺 共融一幀,讓 長江黃河的奔涌 與 長城珠峰的巍峨 同輝一畫。旭日東升,金光穿透云海,既映照著“紅裝素裹”的詩意,更象征新中國破曉的希望。畫面中,四季流轉(zhuǎn)、南北交織,打破時空邊界,以東方美學的寫意之姿,詮釋了“江山無盡,氣象萬千”的雄渾意境。
這幅誕生于新中國十周年的巨作,承載著 “革命現(xiàn)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融” 的創(chuàng)作理念。從東方飯店的徹夜揮毫,到周恩來、陳毅等領導人的悉心指導,每一筆都浸透著對祖國的深情禮贊。毛主席親筆題字“江山如此多嬌”,更讓畫作成為 時代精神的視覺符號 ——它不僅是山水的描摹,更是對“國家富強、山河壯麗”的崇高致敬,見證了新中國文藝與時代同頻的輝煌歷程。
傅抱石的 “抱石皴” 灑脫不羈,關山月的 “嶺南風骨” 細膩蒼勁,二者在巨幅宣紙上碰撞出震撼火花。青綠重彩與淡墨虛染結(jié)合,既保留傳統(tǒng)山水的氣韻,又以 “全景式構(gòu)圖” 拓展視覺張力,開創(chuàng)了 “大山水”題材的新范式 。畫中元素——長城象征民族脊梁,江河喻示文明血脈,紅日寓意希望之光,共同構(gòu)建起 “祖國山河共同體”的視覺史詩 ,喚起每一位觀者的家國情懷。
六十余載歲月流轉(zhuǎn),《江山如此多嬌》仍在人民大會堂綻放光芒,成為 中外賓客讀懂中國的藝術窗口 。它不僅是美術史上的里程碑,更是 民族精神的具象表達 ——在全球化語境下,以水墨語言講述中國故事,以山河盛景傳遞文化自信。正如畫中那輪永恒的紅日,照亮著中華民族對“江山多嬌”的永恒追求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創(chuàng)作者,以筆墨為刃,續(xù)寫時代的丹青華章。
當我們凝視這幅巨作,看到的不僅是山水的壯美,更是 “生于斯、長于斯”的家國深情 。傅抱石與關山月以丹青為橋,連接歷史與未來,讓“江山如此多嬌”的吶喊,在時代長河中永遠回響。這,便是藝術的力量——超越時空,直抵人心。